安全生产培训管理
基本规定
- 培训管理工作实行归口管理、教考分离
- 国家安监总局指导全国安全培训工作,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指导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导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培训工作
- 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具备从事培训工作所需的条件
- 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矿山、金属冶炼的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注安师等相关人员培训的机构应当将教师教学和实习实训设施等情况书面报告所在地安监部门、煤矿安全培训监管部门
- 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等应当如实记录并建档备查
培训与实习(1分)
- 特种作业人员对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负直接责任的,重新参加安全培训
- 中央企业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人员死亡的事故的,其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应当重新参加安全培训
- [劳务派遣人员和学生实习培训的]
- 必考 矿山新招井下作业人员和危险品生产经营单位新招危险工艺操作岗位人员,除培训外,还应当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实习满2个月方可独立上岗
- 必考 职业院校毕业生从事所学专业相关的作业,可以免于参加初次培训,实操培训除外
培训考核
- 国家安监总局负责1省级以上安监部门安全监管人员、2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察人员、3中央企业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考核
- 省安监部门负责1市级、县级安监部门监管人员的考核;2省属生产经营单位和中央企业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考核;3特种作业人员考核
- 特种作业操作证、省级安监部门、煤矿监管机构颁发的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员的安全合格证在全国有效
事故排查规定
隐患排查治理职责(1分)
- 事故隐患分级
- 一般隐患:整改难度小,发现后能立即整改排除
- 重大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才能排除的隐患,或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 重点 每季、每年统计分析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于下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想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 必考 一般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 (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 必考 重大事故隐患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难以停产或停用的相关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保,防止事故发生
- 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 重大隐患治理后评估
- 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隐患治理结束后,有条件的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应当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
- 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向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
重大隐患治理的监督检查(1分)
-
重点 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隐患,安监部门收到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 合格的,核销事故隐患,同意恢复生产经营
- 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 整改无望或拒不执行整改的,依法实施处罚
-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政府按规定权限予以关闭
应急预案管理(2分)
编制
类型 | 适用 |
---|---|
综合应急预案 | 应对各种事故制定的综合性方案 |
专项应急预案 | 1应对某一种或多种;2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 |
现场处置方案 | 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设施 |
评审(0-1分)
- 矿山、金属冶炼、易燃易爆、危化品、使用危化品达到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其他单位对预案进行论证,每3年一次预案评估
备案(1分)
-
政府预案备案
- 地方各级应急部门报同级政府备案,抄送上一级应急部门
- 地方各级负有安全监管的部门抄送同级应急部门
-
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预案公布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管的部门进行备案
-
必考 高危企业、人员密集备案
单位 | 备案 | 抄送 |
---|---|---|
央企总部 | 国务院主管部门 |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 |
央企所属单位 | 省级主管部门 | 省级应急管理部 |
市级主管部门 | 市级应急管理部 | |
非央企 | 依隶属关系报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 | |
非央企例外情形(非煤、金属冶炼等) | 依隶属关系报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 |
- 油气输送管道运营单位除按上表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跨行政区域的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 煤矿还应抄送所在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演练(1分)
- 综合、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1次演练
- 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1次演练
- [事故应急条例演练规定]